新闻中心
国足选帅又出状况,多位可能的候选人接连去了其他国家执教
中国足协目前正积极推进男足国家队主帅的选拔工作,但近日有一位原本是热门候选的教练已经选择了其他去向。哈萨克斯坦足协近日宣布,波兰教练普罗别日将接管该国的国家队。而这位教练,早在中国足协的考察名单中就曾出现过。
自今年3月国足与新加坡的世预赛结束后,国足主帅的去留问题便成为了焦点。根据多方了解,选帅工作已经开始,并且中国足协曾与熟悉亚洲足球的几位著名教练接触,包括前伊朗队主帅奎罗斯和前阿曼队主帅伊万科维奇等。然而,奎罗斯选择与阿尔及利亚队续约,而伊万科维奇则希望休息,导致选帅工作一度陷入停滞。
普罗别日并不是唯一的例子。此前,前广州队主帅卡纳瓦罗在与中国足协接触时,也接受了乌兹别克斯坦足协的邀请。如今,普罗别日的选择同样使得国足的选帅名单再度缩水。
相较于其他足协,中国足协在选帅方面的效率令人关注。哈萨克斯坦足协从与普罗别日接触到签约,前后不到一个月,而中国足协仍在深入研究过程中。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足球经纪人表示,国际足坛的选帅过程讲究决策效率。优秀的教练通常会与多个足协进行接触,谁先表明意向,谁就能成功选到心仪的教练。

近年来,国足选帅的标准在“国际知名度”和“实际适用性”之间摇摆不定。选帅工作刚开始时,足协曾表示重点考察熟悉亚洲足球、适合球队的教练,但在推进过程中,关于教练资历的要求却发生了变化。有消息称,选帅专家组还在讨论关于教练的年龄、薪酬和合同年限等问题。有人认为,专家组对选择年轻教练和经验丰富的资深教练之间产生了分歧。
与日本等足球强国相比,中国足协的选帅机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日本足协有专业的技术委员会负责选帅工作,并且有完善的评估体系。尽管中国足协也有选帅专家组,但最终的决策仍需要经过多个行政环节。
资深足球评论员马德兴表示:“我们选帅缺乏系统性。日本足协有完整的教练人才库和科学的评估标准,而我们更多依赖临时专家组的意见。”
哈萨克斯坦足协在宣布新帅上任时特别强调,新帅不仅要带领国家队,还要统筹各级国家队的建设,打造统一的技战术体系。反观中国足协,更多关注的是眼前即将到来的世预赛。
有青训专家指出:“国家队选帅要和整个足球体系的发展相协调。如果新帅的理念在青训中无法延续下去,那么国家队的建设就会失去连续性。”
随着9月世预赛的临近,国足选帅的时间已经十分紧迫。目前,虽然一些候选人已经明确了去向,奎罗斯等人依然在备选名单中。但如果中国足协不能加快决策速度、完善选帅机制,可能会错失更多合适的教练。
从卡纳瓦罗到普罗别日,两位候选人相继选择了其他足协,足以让人深思。如今,足球人才流动呈现出全球化趋势,除了薪资之外,专业的选聘流程和高效的决策机制也变得至关重要。
国足选帅的困境,实际上也反映了中国足球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问题。要解决这些问题,足球从业者需要以更加专业的视角,做出更加果断的决策。


